地址: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柳林镇
级别:AAA级
简介:
武训纪念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柳林镇,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墓地,是武训及武训精神的主要纪念地。始建于1903年,1937年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远拨款重修,建筑、文物保存完好。每年11月份举办武训义学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主要景点有武训祠、武训墓、武训碑廊、武训魂、高歌台、武训义学堂等几部分。
武训祠是为了纪念武训而修建的。武训七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雇工,屡屡受欺辱,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武训争辨,反被诬为“诈赖”,遂决心行乞兴学。1895年,21岁的武训开始竿乞集资。他手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1886年,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决定创建义学。1888年,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人,不收学费。1890年,武训资助了证和230吊钱,又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1896年,武训又靠行乞积蓄,并得临清官绅资助,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学田钱粮和徭役,另赏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朝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1896年,4月23日,武训在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
武训祠是武训墓园的主体建筑。进校门后,是一条百余米长的校内甬道直达武训祠。武训祠是1937年,由当时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先生拨款修建的。1997年5月,四川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先生参观武训纪念馆时,决定捐资40万元人民币予以重修。
1903年,临清、馆陶、堂邑三县联合在武训墓前建武训祠,正房三间,供奉武训牌位。1937年,由当时任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厅长的何思源监工,扩建武训词堂,整个建筑为木架结构,堂顶采用“柱升法”,椽柱与角柱有主脊的东西两端形成明显的曲线,使檐角似鸟翅翘起,展现出振翅欲飞的状态。青色单檐小瓦覆顶,堂顶主脊和四条侧脊上都攀附着瓦砌伏龙,龙身修长,体态逼真,头颈昂起,探出脊外,龙口含珠,大有起伏腾跃之势。祠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东西16米,南北10.25米,高12米。祠堂内除供奉牌位,还悬挂画像。1997年5月,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先生捐资40万元,重修武训祠,现在的武训祠在保留原来面貌的前提下,基础提高了1.5米,增添了月台和平台,使之更为古朴和武训纪念馆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