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635-8190017

电话:0635-8190017
邮箱:lclyfzjt@163.com
地址:聊城市湖南路19号摩天轮南楼7层

玩转水城
聊古庙

聊古庙

介绍

聊古庙位于今聊城市城西北约8公里处(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申李庄北、西新河的西岸),传为祭祀黄帝之孙高阳氏颛顼所建。其历史悠久,传闻甚多。现借助古籍文献,穿越历史时空,梳理出它及与之有关的故事。

遗址为龙山、商、周时期遗址

20世纪5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聊古庙遗址进行考察,发现“该遗址为方形高台地,暴露面积约500平方米,为黑灰土堆积。遗址表面散布着不少陶片,可识器形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罐、杯、南瓦、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绳纹筒瓦等”。根据考古发现,参考《史记》、《大清一统志》、《东昌府志》、《聊城县志》等古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确定聊古庙遗址为龙山、商、周时期遗址。1994年4月,聊古庙公布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聊古庙遗址曾有颛顼墓

颛顼是中国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他前承炎帝,后启尧舜,为华夏族人十分敬仰的祖先。《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颛顼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县)。据说他15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故又称其为高阳氏。他继少昊之后主政,在位78年,98岁卒。《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颛顼沈静渊深有智谋,清明通达知事理;生养财物以尽地利,顺时行事以法天道;调理五行以教化,洁净虔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是一位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帝王。

颛顼去世后葬于何处?历来说法不一。《山海经》云:“颛顼葬附鱼山之阳”;《皇览》曰:“颛顼葬濮阳顿丘门外广阳里”;《大清一统志》说:“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即聊古庙)”;清嘉庆版《东昌府志》载,民间传说“聊城为高阳氏莅临之地。当地人为了怀念他,给他修了衣冠泥塑像式冢”。

据文物考古调查,聊古庙后确有“墓冢”痕迹。由此可知,颛顼本人死葬何处虽尚难断定,但聊古庙遗址有颛顼之墓(起码是衣冠泥塑像式冢),应是确信无疑。

聊古庙原为颛顼庙

《大清一统志》载:帝颛顼高阳氏“在东郡(聊城县秦汉时属东郡)者有庙,民间称‘聊古庙’是也”。

清康熙年间修《聊城县志·艺文志·请修颛顼神祠稿》中说“卑职业春秋,读至卫迁于帝丘,《传》谓‘东郡濮阳颛顼之墟’即今濮州是也。及阅《山东通志》,颛顼高阳氏陵寝在聊城西北二十里,即俗传聊古庙是也。濮与聊相距不远,则陵之在聊者为是。”

聊古庙又名为“聊王庙”,在颛顼墓前,是用以祭祀颛顼的庙宇,原为“颛顼庙”。《续山东考古录》曰:“聊城县故城在城西北十五里,今聊古庙是后人与其立庙耳。”由此可知,聊古庙是专为祭祀颛顼而修建的庙宇,原名叫“颛顼庙”,后来因地衍名称“聊古庙”。清康熙年间,聊城人邓钟岳状元到此一游,书写“聊古庙”匾额一方悬于庙门。从此,“聊古庙”之名更是闻名遐迩,“颛顼庙”之称反渐被人忘。

聊古庙曾多次进行重修

聊古庙始建年代很难考证,因为中国历史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始有确凿记载,此前之纪年皆为后人推算。不过大体推算,聊古庙应是建于公元前25世纪前后。之后,后人又对其多次进行重修。据清宣统版《聊城县志》记载:“宋景佑四年(1037),(对聊古庙进行)重修,有碑。”明朝洪武六年(1373)十一月“礼部奏:颛顼帝陵在东昌聊城县,庙貌不存,止设坛以祭,请待岁丰民裕,官为立庙。(洪武帝)从之。”(《大明太祖实录》卷八六,第1523页)。乾隆年间修《东昌府志·卷之四十五冢墓》记载,颛顼庙万历二十年(1592)巡按御史钟化民檄聊城县知县重修。

据史载,聊古庙经多次修建,曾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庙门悬有“聊古庙”匾额一方,庙内有钟楼、鼓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大殿内供一高约7尺的颛顼帝执圭坐像和“配苍舒、隤凯、檮戭、大临、寝配龙降、庭坚、仲容、叔达”八位古人神像。大殿后二层阁楼内塑有颛顼帝及后妃神像和“高阳氏才子八人”之像。后因年久失修而毁,现仅存遗址。

为聊城最早的古城所在地

春秋时期,聊城即为齐国西部边境的重要城邑。《左传·周景公二十三年(前522)》记载,“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又说,聊摄二城,齐之西鄙也。这说明“聊”这个齐国西部边境的城邑,最迟在公元前522年就有了。秦统一中国后,“聊”这个城遂成为县治所。明永乐年间修旧志云:“聊城故城在府西北十五里。”文中“府”,即指当时府治今聊城市城;“西北十五里”,即指今聊城市城西北阎寺街道内西新河的西岸处。这说明,今聊古庙遗址即是聊城最早的古城所在地。

郦道元在其所著《水经注》中说:“漯水又北迳聊城故城西,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其大意是说,县治已迁走的这座故城,外有宽阔的“外郭”,内有城墙坚固的“内城”,内城周围环水,南门外有通道穿水而出,往外再乘船而行。郦道元在世于北魏黄兴四年(470)至孝昌三年(572),这段文字应是记录聊城故城当时的实况。这说明,在聊古庙遗址处的这座聊城最早的古城,当年是何等的坚固、秀美。北魏时期,聊城县城由聊古庙迁至王城。这个在聊古庙遗址建立的古城从春秋至北魏共约一千余年,距今已2500余年。

聊古庙遗址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建在聊古庙遗址的聊城古城邑,在战国时期是齐国西部边境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齐燕两国为争夺该地曾多次交战,“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燕军侵占聊城,齐将田单奉命率兵去收复失地,将聊城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一年之久。城内因长期困守,柴尽粮绝而“食人炊骨”;城外因屡攻受挫而“士卒多死”,黎民百姓的灾难更是苦不堪言。这时,齐国义士鲁仲连(今茌平人)亲眼目睹聊城战事持久,双方损兵折将,使“生灵涂炭”,毅然亲见田单,请他暂停进攻,并亲笔写书信一封,系于箭上,由东门射入城中,对燕将陈述利害,晓以大义,劝其罢战。信中道:“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燕将见鲁仲连书,“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己降后见杀。”连泣三日,犹豫难决,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燕兵无将,自然溃散,齐军遂收复聊城。

为感谢鲁仲连这位救民于水火的义士,聊城人民在其射书处建台纪念,称鲁仲连台,又称高士台、射书台。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聊城故城东门有层台秀出,鲁仲连所谓‘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者也。”明永乐旧志云:“射城即仲连射书遗燕将处。”乾隆版《东昌府志》载:原“鲁仲连台在古聊城。”《大清一统志》说:“台在聊城西北十五里古聊城中,高七十余尺……”从以上文字可知,当年建在聊城古城的这座鲁仲连台相当雄伟壮观。

曾为“聊城古八景”中一景

据旧《聊城县志》记载,聊城有巢陵遗牧、崇武连樯、绿云春曙、光岳晓晴、古甃铺琼、圣泉携雨、仙阁云护、铁塔烟霏八景,其中“圣泉携雨”一景即在今聊古庙遗址处。据史料记载,在颛顼墓前有祠(即庙),在祠旁有一水井,称“圣水井”。传言此井“颇著灵异,逢旱祈祷,辄降甘霖”。加之当年这里“风景幽奥,气象轩豁”,故将此地选为八景之一,名曰“圣泉携雨”。

康熙版《聊城县志·艺文志·请修颛顼神祠稿》中说:此地“风景幽奥,气象轩豁,诚哉帝王佳城也。陵前有祠,祠前有井,即所谓‘圣泉携雨’,为东郡八景之一。”

据后人查访,圣水井近似普通砖井,因弃用已久,蔓延的杂草几乎把井口湮没了,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在这个冷清的角落里还有一口寂寞的古井。井壁的砖面布满青苔,好似翡翠点缀其上,井水清澈可鉴。

聊古庙遗址规划建设意义重大

聊古庙遗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搞好聊古庙的规划建设十分必要,意义重大。因为这不仅可以提高聊城市的文化品位,体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而且对推介、展示聊城的良好形象,提高聊城的知名度,打响“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和“生态聊城”的城市品牌,促进全市乃至全省的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报道,1986年以来,河南内黄县(历史上曾属顿丘郡)对颛顼、帝喾二帝陵先后进行了修建,2000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颛顼、帝喾二帝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来寻根拜祖的海内外华人、华侨络绎不绝。常于农历三月二十八,安阳市人民政府、内黄县人民政府在此隆重举行盛大的公祭大典,吸引海内外数十万华夏子孙前来参加祭祀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学而仿之,早日对聊古庙进行规划建设,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备案号:鲁ICP备17049454号-1  © 2020 聊城市旅游发展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635-8190017     地址:聊城市湖南路19号摩天轮南楼7层 ipv6 ready

  • 返回顶部
  • 0635-8192222
  • 在线咨询
  • 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 抖音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