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5-8190017
电话:0635-8190017
邮箱:lclyfzjt@163.com
地址:聊城市湖南路19号摩天轮南楼7层
东昌毛笔历史悠久,由浙江湖北经运河传承而来。在元朝已有制作,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为聊城东昌毛笔制作业的兴隆时期,从业者千余人,产品大多销往山西、河北、河南及本省各地。“东昌作坊,书笔两行”即说明了当时的繁荣景象;清末始衰,但仍有作坊30余家,较大的作坊有余子尚、玉山堂、老文友、魁允堂、恒顺堂等;小作坊有万元长、文元斋、松华斋等。各作坊工匠多者100余人,少者30人,年产200余品种、300余万支,1955年,东昌毛笔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名。
东昌毛笔制作工艺极为严谨,素有“万千毛中选一毫”之说,按规格分有毫长最大的抓笔用六寸猪鬃、羊胡精制而成,可写三尺大字,也有可写豆粒小字的蝇头小楷。
东昌毛笔制作工艺分为水盆和干棹两大部分,水盆即在水里制作笔头的过程,干棹即为笔头制作好后安装和后期整理的工序。细化后需经选料、采毛、齐材质、对贴子、敷盖毛、圆笔头、顺笔头、挖仓、安笔、择笔、定型等大小72道工序。其选料精良、做工精细,有 “尖圆齐健,刚柔相济”的特点。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开科大考,聊城傅以渐曾用东昌毛笔写出了光彩照人的文章,深得顺治皇帝的赞赏,并御笔钦点头名状元。康熙皇帝巡幸聊城,也曾用聊城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了“神光钟暎”的匾额。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聊城邓中岳也曾用本地毛笔进京应试,即被康熙皇帝朱批“字压天下”, 钦点为头名状元。另海源阁创始人杨以增用聊城毛笔撰写了《重修光岳楼记》碑文,从东昌毛笔闻名遐迩,誉满天下。
传承人介绍:
孙金龙:东昌毛笔第7代传承人,男,生于1953年,东昌府区道口铺办事处张堤口村人,从十六岁起学习毛笔制作技艺,坚持72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至今已经从事毛笔制作50余年,其制作的毛笔外型美观、刚柔相济、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被誉为“金龙毛笔堪称奇,可与湖锥比高低,提按起卧任君意,如墨泼毫圆尖齐”。如今,孙金龙之女孙惠霞、孙惠民也已传承东昌毛笔制作技艺,能够独立熟练制作东昌毛笔。
2011年3月,孙金龙荣获山东省文化厅颁发的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证书;2012年5月,作品东昌毛笔被台儿庄古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收藏、展出;
2012年9月获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参展奖和传承人展示奖;
2012年12月东昌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9月,参加了第二十届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
2014年10月成立东昌毛笔传习所,每年接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百余起,社会各界人士十万余人;
2018年,孙金龙被评为东昌毛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9年1月获得聊城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佳传承人称号
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予以大篇幅报道。2009年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先生在看到东昌毛笔制作流程后曾评价说这是他见过的国内手工制作毛笔人中最为完整者之一。